我们学校考前复习,一共4轮,但是不一定你们学校也是4轮。所以我按2轮的来告诉你 轮,知识基础的梳理,很重要,这些基础也许你会觉得枯燥,但是,说不定就有你遗忘的,一定要认真,而且,这段时间你可以多做些题,有助于提高成绩的,要那种高考套题 第二轮,会很快,所以不要指望第二轮,第二轮多是些偏题冷门,不会有基础重点,所以,一定要轮认真!第二轮的偏题一般可能占百分之五左右的分数,而且都是易背易记的,所以这里的分数拿 然后,每个学校考前都会有几天的查缺补漏的时间给你,你就去学校吧,把以前的卷子拿出来看一看,不懂的地方去问问老师同学,一定要弄懂原理,不要急过程,学会分析思路就没问题了 ,在高考前会放几天,那不是给你休息的时间! 每天呢,就把握住时间,在高考时间段(早上9:00~11:30,下午3:00~5:00)做题,严格按照时间来做,把状态调整,这样高考的时候你就有可能超常发挥!然后就可以真正的休息了,呵呵,高三的轮复习很重要
一分钟读完高考复习_20天内很快就学到的高考复习
一分钟读完高考复习_20天内很快就学到的高考复习
距高考40多天 还能提40分
高考成功=实力(科学文化素质)+心态(心理素质)。
距高考还有40多天,怎么复习?如果能用好这40多天,提高40分完全没有问题。十条高考复习策略———
大目标就是指利用这40多天使的高考成绩提高35到40分;而小步子意思是,化解到每一门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抓好复习,每门提高5—8分是没有问题的。
策略二:抓课堂40分钟
一定要利用好课堂的40分钟。因为老师这个时候讲的课往往都是关键的内容。
偏科是非常拖后腿的,你语文辛辛苦苦考了130分,如果数学偏科考了60分,那不是白搭了吗?所以要充分利用这40多天,将拖后腿的偏科补上。
策略四:平衡四科成绩
各科成绩比较平衡发展才能取得好的高分,所以各科之间不要距太大。偏科是要补一科,而平衡是要四科整体向前。
现在要一小时讲究一小时的效率,一分钟讲究一分钟的效率,一定要充分利用剩下的40多天。
策略六:早晚“过电影”
策略七:文理交叉复习
文理复习的时候要交叉,比如语文完了,复习数学,再复习英语,理综。不要语文过了,接着复习英语,再复习。这样是不行的。
策略八:四个记错本
准备四个记错本,语数外和文/理综合各一本,平时做试卷和测验时的错题,你就记在这个本子上,到高考前一些日子,拿出来看一下。
要到高考了,没有那么多时间,一张一张试卷地复习,其实也没必要。正确的就不用了,拿出记错本,什么错了就看什么。
策略九:跟着老师走
上课的时候一定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放学回家,做老师布置的题目就行了,没有必要再自己增加很多题目,题是永远做不完的。
复习出来后,如7点—8点我复习数学,做了8道题,还有两道没有做出来,这时该复习英语了,你就放弃两道题,开始复习英语。不要拽住两道数学题不放手,整个晚上都搭进去了,而且整个复习也都打乱了。
第二天的复习,你将这两道题再做一做,如果还不会,就放弃掉不再做了。因为,高考试卷30%是容易题、50%是中等题,理论上你若能将这两部分都拿下了,总分就是600分,一定上重点线了。
关于学生:考试心态三部曲
考试的两天6月6日、7日,调节心态需要做到三部曲。
考试路上,问同学好
1、促进记忆,使学习的成果牢固地储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取用。有些学生总抱怨自己记性太坏,学过的知识,到了该用的时候却想不起来,对学习丧失信心。有些学生则认为,学过的东西反正要忘,早记没用,寄希望于考前突击。但由于临考前要记的内容太多了,又记不过来,感到很烦恼。在从家到考场的路上,考生见了同学,不要紧张地将头低下去,像没看见一样。你要昂首挺胸、注视着同学,提高嗓门说:“你好!”同学这时,肯定会回一句:“你也好。”
这样,你好他好,大家都好,那考试还怕什么呢?你考试一定好。
进入考场,见了监考老师,你也高声叫:“老师好!”老师也会回一句:“你好。”
那你就有信心了,你在心里给自己打气:看,监考老师都说我好了,那我还能,一定行的。
找到位置,按“内关穴”
,找到你的位置后,你用右手大拇指按住左手手腕的“内关穴”,这样会缓解压力。同时将“我一定能成功”默念几遍,你一定会成功。
:如果你对课文还不了解的话,那你就得先花时间去看课本,看课本时你要非常认真地看,因为你己经没有大多的时间去看了,你可以选择在睡觉前或吃饭前看,课文是一定要懂的。
第二:如果可以,叫老师调你到学习好的同学旁边坐,有不懂的一定要马上问懂来,切不可把不懂的丢在一边,这样只会越积越多,而且还要多问老师;问懂一条题,比你做一百条你会做的题更有意义;
第三:当你看完一个章节的内容时,尽量快点做与本章节有关的题目,这样会让你对这个章节的内容更加理解;
第四:做过的题目,特别是做错的题目 当初不会做的题目要经常拿出来复习;
第五:尽题不要做大多同类的题目,也就是不要花大多的时间去做一种类型的题目,
第六:拿一张纸出来,列出你还有哪些不太理解的内容,花多点时间去做这种题目,同时,其它的懂的内容尽量不要做了;
第七:如果你喜欢做试卷的话,那你可以试着在整套试卷中,先做同一类型的题,如物理试卷中的求单摆的内容,集中精力各个攻破;
哈哈,暂时就这些吧!如果觉得不够的话随时可以远程Hi我! 以后你可要认真的学了哦,不然真的不行了的!
首先我来问你 你还68天就考试了 你很着急?为什么着急?怕考不好 本来自己以前没怎么学 基础就输给别人 心态你也要输? 我知道你压力大 但你想想 现在是需要冷静的时候 !我不想把别人的网页上的文章拿来PS 让你感觉好多 好啊!!其实真的有用?/谁都知道只是个心里好受! 68天真的不能做什么了!因为你每天都在想的不是题目 而是什么~~~
方法要自己总结的,高考数学比较简单的,冷静答题,注意时间的均匀性,试卷难度都比平时模拟的要简单,考虑细节,别处置大意,学会在模拟中总结,不要碰到什么题都马上打草稿算上一通,学会用脑,有时画画图,有些题在脑子中稍微一勾勒就出来了,把时间放在自己薄弱的地方和比较繁琐的地方,譬如解析几何,还有两个月,我相信你可以考到130分以上,努力吧
不要刻意的做什么真题,其实你平时做的都是高考题的变化版本。多看课本,把公式到背背啊,其实心态很关键啊
对于数学你们老师应该已经又给你们印发了基本公式以及常用解题方法的试卷了吧,时间宝贵,你应该抓紧背熟里面的公式,再做上适量的试题,当然试题也要有针对性的做,比如哪些知识是一定会考的,而且常考什么样的类型,你要熟悉,再多做上几道自然就能有所提升。对于物理化学呢,把课本上的基础公式还有习题看一遍,然后把以前的错题再看以下就好了!!!
数学和物理想提高太多不可能,但多看基础减少错误可提高一些
化学可以提高不少,只要你花功夫去看化学元素知识,因为化学相当于是半文科的东西,记得好就可以
本人亲身经历:仔细看书,啥都不管,就是看书。一个月再大致看看往年高考真题,一个星期再看书。
一、如何准备学习资料
策略三:将偏科补上1.整理旧笔记
经过上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有许多留下来的资料与笔记,建议把它们整理、分类、装订成册,然后再给自己订一个时间,在某一段时间内,把这些看过的资料,做过的题再重新做一遍,因为在不久前已经看过一遍、做过一遍,许多资料与笔记上还留着自己划的标记,所以,印象一定很深刻,这个复习过程,建议在一至两个月内完成。另一方面对新的一轮备考也会有一番新的理解与认识。
2.准备新笔记
作为高考试题,每一年的基础知识都是一样的,但考点、侧重点、各个章节的题型又略有不同,所以同学们还应关注每一年考纲与教材的变化,遇到教材变化,复读生也不要有恐惧感,实际上,新教材和旧教材在知识点上总体上是一致的,只是要关注今年关注的是哪一些考点与重点,因此在进行高考辅导时,一定要选择师资力量强,具有丰富高考教学辅导经验的老师,因为他根据经验,就能准确预测出每年的高考重难点与各章节题型,这几乎是有经验的高考辅导老师的本能。
市场上的高考复习资料很多,但良莠不齐,一定要选择那种知识点梳理比较清楚、各章节分析解析比较细、例题较多解答较详细、各章节有练习、出错率较低的复习资料。
告诫同学:重要的还是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记好笔记,好好利用学校发的考试资料。因为上课是天天的,课外辅导只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千万不要把主次弄倒了。
在准备新的复习资料时建议同学们:
买参考资料应重质量而不是重数量。尤其是对复读生来说,好的参考资料只需要一套,把这一套吃透就足够了。
二、如何有效地听课
1.“消化”听课内容
2.主动学习与思考
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光要认真记笔记,更重要的是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解题、主动归纳、主动记忆与主动背诵,化被动为主动,并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与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在听课时,要行成主动“参与课堂”的习惯,也就是听课时,紧跟老师的思路走,要主动去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被动地记笔记,多去领会老师的思路,这样才能真正把老师所教的知识进转化、吸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才能在新的一轮复习中一步步走向成功与希望。
高考学子怎么复习?别盲目模仿,成功是不可的!
阶段:全部学科的总复习。此阶段的重点是根据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范围和要求,对有关内容做全面、系统的复习,抓住各科知识体系,不要遗漏任何有关的知识点。科学的高考复习方法 应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的心理过程。其中,记忆活动在整个应试活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记忆是获得高考成功的前提条件,甚至看作"核心因素对也不过分。一个人的记忆库能够提供的信息越丰富,提取过程越迅速,提取内容越,他的思维就越流畅,考试成绩也越理想。另外,目前高考的题目类型中,依靠再认和回忆直接作出反应的题目仍占很例,当然里面也存在知识的灵活运用问题,但知识的累积无疑是提取和应用的前提条件。因此如何提高记忆效率就成为高考复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记忆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灵活掌握和运用记忆方法能使考前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请看下面的介绍。 什么是及时复习法? 记忆的遗忘规律说明,学习后的遗忘过程是不均衡的,最初一段时间忘得很快,以后就逐渐变慢。也就是说,如果不及时复习,所记内容在很短时间内就会遗忘很多,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遗忘量逐渐增加,但遗忘增加的速度却渐渐慢下来。所以说,以往在考生中盛行的"车轮战"或"突击式"的复习方法是违背遗忘规律的。实际上,这两种方法都是在以往学习内容不多完全遗忘的情况下进行复习的。所以这样的复习既不经济又无效率。如果在学校或首次复习之后的最短时间内重新投人复习,则可省去许多宝贵时间。但是需注意一点,及时复习的时间间隔不是越短越好,要因人而异,另外,及时复习的方法较适合于文字材料的背诵,如单词、文章段落、大论述题等。 什么是多通道记忆? 心理学研究发现,单靠视觉只能记住学习内容的25%,单靠听觉只能记住15%。宋代学者朱熹曾经提出,读书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说的就是要将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协同记忆、理解记忆。研究表明,这种多通道协同记忆的方法比单纯用眼看或口念要有效得多。此外,此过程中动觉的参与也很重要。开始使用多通道记忆法对可能不太习惯,但贵在持之以恒,长期坚持就会发现它的优势和价值。此法尤适于背诵外语、、历史、语文这类一记忆性较强的学科内容。 什么是尝试反馈法? 背诵在复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心理学研究发现,背诵中的反馈作用十分重要,它能极大地提高记忆效果,节省时间。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反馈方式包括:阅读、回想和提示等。 研究表明,单纯阅读或单纯背诵的效果一般,边背边读可以增加记忆量,节省记忆时间。具体做法是,先将材料读上几遍,然后尝试着背诵一遍,记不住的地方再读几遍,然后再背,直到记住为止。这种方法利用的原理就是及时反馈。第二种反馈方式是回想,一段复习材料背诵之后,间隔一段时间或在从事其它活动过程中。回想一下刚才的记亿内容,并将其中的重点内容(如标题和)背出声来。其中遗忘的内容作为下次背诵的重点。第三种反馈方式是提示,将学习材料背过几遍之后,交给帮助你背诵的人,由对方任选其中应背的内容向你提问。背诵过程中遗忘的地方可以由提问者加以提示,并作为下次背诵的重点。 这种方法适合于长常内容的背诵,若能与及时复习法结合,效果更佳。 什么是重点记忆法? 高考来临之际,许多同学仍采用口面俱到的复习方法。其实,高考涉及的内容再广,面再宽,也不会把整本书都包括;进去,考试也有个重点;另外,从知识体系来讲,把握重点也是把握全局的关键,只有对重点内容重点复习,才能对细节问题产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从记忆过程讲,重点记忆有利于把握整体格局。需要指出的是,重点记忆必须以全面复习为前提。记忆内容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一般来讲,复习或记忆重点包括下列内容。 ①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内容; ②考前老师着重复习的内容, ③考试和作业中出现的薄弱环节; ④每段章节中的难点和关键点。 具体做法是,首先列出每章内容的重点,及时复习、反复强化;然后解决本章内容中的难点和自己的弱点;第三步是针对重点内容的重点题型多做练习反复强化;将自己复习的重点内容与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作比较,以大纲为指导,力求全面。 此法特别适合于篇幅较长文章的背诵,如大型论述题、问答题。 什么是过度学习法? 在背诵复习材料时,许多同学以为只要能大致记住就行了。其实,所谓记忆的水平是不一样的。如果在刚刚达到背诵的基础上,再继续追加背诵几遍,这时记忆效果会明显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学习的次数和时间保持在饱和学习的5O%~100%之间较为适宜,且过度学习对任何材料都适合的。一般成年人或记忆力稍的同学需要接近100%的过度学习,年轻人或记。忆力较好的考生可安排20%~60%的过度学习。 什么是分散复习法? 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是针对两个方面而言的,一是时间,二是内容。 心理学实验表明,从时间上讲,分散注意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尤其是难度大的学习材料更适合于分散复习。注意以下三点可以更好地发挥分散复习的长处:①分散复习要有一定的前提。协间有限,不能将时间分得太细,间隔太长,将分散与集中结合起来;"②时间不可过于分散,注意贯彻及时复习的原则I③一般来讲,纯记忆性材料分散法效果较好,学习能力稍的同学采用此法较为适宜。 另外,从内容上讲,集中相当于整体,分散相当于分段,这两种方法的优劣与所记材料的长度、难度有关。系统性较强的材料。如论述题,适于整体记忆;而记忆性较强又比较零散的内容则适于分段记忆,如英文单词、人名地名、时间年代等。 可以将分散--集中与分段--整体交叉组合,采用"时间集中--内容分段"或"时间分散--内容整体"的匹配方式。此外还有一种分段与整体相结合的记忆方法,称为"渐进分段记忆法",在分段的同时进行区域集中,几小段合成一大段。这种方法既便于分段记忆,各个击破,又利于加强各段材料间的联系,融汇贯通;同时既适合于集中学习,也适合于分散学习。 什么是排除抑制法? 复习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所背诵材料的记忆效果并不均衡,往往表现为材料的两端较易回忆,中间最难提取。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群为"材料间的相互抑制"。抑制可分为例摄抑制(后学习的起料对先学习材料的干扰)和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两种。中间材料既受前摄,抑制又受倒摄抑制,肯定效果最不好,因此"照顾两侧,强化中间"的策略的应用就极为重要了。 研究表明,内容的相似性越大,相互间的干扰也就越一大。即便材料不同,也存在相互干扰。因此,复习时可采用文理交叉方式安排复习内容,以减少材料间的相似程度,也可以打乱材料的先后顺序进行复习以改善记忆效果不均衡的现象;另外,复习中间安排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也有利于排除。一压抑、化解抑制。实践表明,晚上临睡前复习的内容在第二天早上一般都能得到清晰的回忆。 什么是背水一战法? 我们这里所说的背水一战,不是指在高考兵临城下的时候,临时突击,因为面对高考,靠几天的突击复习是无法侥幸过关的。我们指的是一种背水一战的心态,这种心态很有价值。当一个人遇到时间限制时,大脑会空前兴奋,全身心都投入到当前的活动。如果我们人为将高考"提前",将复习时间缩短,就可以调动全部潜能,进入高强度、高密度的记忆状态,由此大大提高单位时间的记忆量。事实表明,这种人为制造紧张空气的方法很有成效,尤适于那些平时抓不紧、意志较薄弱的同学。 高考复习每日学习安排 对于学习来讲,除了要对一年以来高考复习的时间要统筹安排外,合理安排每日时间,效率得提高复习效果尤为重要。以下每日学习安排,考生可以参考进行。 早上6点-8点: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 早上8点-9点:据试验结果显示,此时人的耐力处于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上午9点-11点:试验表明这段时间短期记忆效果很好。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正午-14点:饭后人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调整一下,养精蓄锐,以利再战。休息,也可听轻音乐。但午休切莫过长。 下午15点-16点:调整后精神又振,试验表明,此时长期记忆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记忆”的东西。 傍晚17点-18点:试验显示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比较消耗脑力作业的好时间。这段时间适宜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 晚饭后:应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可分两三段来学习,语、数、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难易交替安排。 以下是一位高考考生的每日作息时间表,可供参考: 每天6:00起床, 6:30-7:30复习英语,7:40-9:40复习数学,9:50-11:50机动安排;中午午休;下午2:00-4:00复习化学,4: 10 -6:10复习物理;晚上2个小时复习语文;其余时间机动。在每一门课的复习中,不同阶段以不同内容为主,多看课本或多做习题,要掌握好。 总之,在总体的基础上,注意小块的时间安排,既要抓紧时间,又该有张有弛,这样才能以一个较好、较正常的心
求采纳
阶段不要专攻难题,多看看课本,错题集之类的应该及时巩固,不要临时抱佛脚。
知道,能背一篇课文,因为他们学习还是挺疯狂的,吃饭也在学。
策略十:要学会放弃高三学生一分钟能做相当多的东西,他们给出的就是在一分钟之内能做一道题,在一分钟之内可以背许多单词,在一分钟之内可以复习好多的知识点,所以时间是相当宝贵的。
可以提供关于复习3.选择新资料和学习的方法给你:
2、查漏补缺。影响学习的因素很多,在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保证各种因素都处于状态。因此,完整的学习内容学下来,难免出现漏洞和欠缺。通过复习,自己检查出来及时补上。凡是抓紧复习的学生。学习中的漏洞和欠缺,都及时得到了补足,因此,他们的知识总是比较完整的 。
3、最重要的一点,你可以通过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来让你学习事半功倍,这是提高学习成绩最关键的一点。之前我使用过《尼古拉特斯拉训练》,经过学习,我掌握了各种高效率使用大脑的技巧,轻松自学各科知识,最终考上了大学,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到你,祝你好运!
放松心情,现在复习也来不及了,了解一下考试技巧吧
具体做法:列出重要内容一览表。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要把重要内容列成一览表,将其纵横关系整理清楚,做到一目了然。
一览表可以一张张分别做,也可以综合在一张大纸上。在纸的左边或右边留三分之一作旁白,以便以后写体会高三要多做题 说什么跳出题还是的 就是多做才有感觉。
对于那些需要背诵的、互不相关的内容,则可以使用卡片来补充。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一览表和卡片,在以后的复习中可随时使用。
第二阶段:全力突破成绩不佳的科目。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征服较学科。对较学科,最重要的是巩固基础知识。基础不扎实,却猛看各类参考书,或是做各种很难的练习题,不但浪费了时间,而且效果也不会好。关键是真正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等。复习这类学科,是与一位擅长这些学科的同学一起进行,有待于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
这一阶段重点在于做练习。做练习主要是训练应用能力,但不能见题就做,而要精选习题,力求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做错的题,一定要做错题摘录,并要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重要考试前只需看错题摘录本,就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1.把教科书的整个体系印在头脑中。到了复习的第三阶段,教科书的内容已复习多次了,有些地方是花了很多时间重点复习过的,有些地方是轻描淡写一扫而过的,对全部教科书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需要把这些零散的知识按一定顺序整理成一个体系。可把阶段的一览表拿出来,再专心地看一遍,将内容按顺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记在脑子里。记忆的时候,光看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至少要把重要项目背出来,默写在纸上。对总的线索有所了解后,其他内容顺藤摸瓜按逻辑顺序充实,不必那么费劲就记牢了。
2.由近而远的复习。考试的冲刺阶段,一般人往往按考试范围的顺序,“由远而近”的复习,即从某一学科的册开始,再复习第二册、第三册。这样复习有好处,开始很用功、很周密。但有的同学随着时间越来越紧,越往后,越松懈,匆匆结束;还有的一看时间不够,便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干脆把后面部分省去,以“碰运气”的侥幸心理来对待考试。
后面部分的内容和前面相比,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难度高,出题的可能性也大,如果大部分时间花在前面的内容上,便有些得不偿失。而且后学过的知识回忆起来印象比较深,复习起来比较省时间。再者,后学的知识,一般综合性比较强,常常牵涉到前面的知识。所以,临近考试的冲刺阶段,对重要内容,先复习最近学过的,再一步步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效率更高些。
策略之六:不断自我赞扬与欣赏,促使落实
出效率,但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就如同纸上谈兵,也就成了废纸。为保证复习落实,可配合一定的心理训练:
2.休息时,及时暗示。一个小时过去了,大脑有点疲劳,该休息10分钟,自我暗示:“我只休息10分钟,多一分钟也不行。”10分钟过去了,再去复习时,跷起大拇指放在胸前,自我赞扬“我真有志气,很准时。”
3.复习后,自我欣赏成果。几个小时过去了,把所有完成的复习任务放在面前,再一次赞扬自己“我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并用手翻翻复习过的书或做过的练习,自我欣赏“我真行!成果这么大!”再用大拇指自我赞扬一番。
半天或一天过去了,洗脸时在镜子面前又用大拇指大大地夸奖自己。是否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心理训练,效果是不一样的。
距高考40多天 还能提40分
进入考场,问老师好高考成功=实力(科学文化素质)+心态(心理素质)。
距高考还有40多天,怎么复习?如果能用好这40多天,提高40分完全没有问题。十条高考复习策略———
大目标就是指利用这40多天使的高考成绩提高35到40分;而小步子意思是,化解到每一门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抓好复习,每门提高5—8分是没有问题的。
策略二:抓课堂40分钟
一定要利用好课堂的40分钟。因为老师这个时候讲的课往往都是关键的内容。
偏科是非常拖后腿的,你语文辛辛苦苦考了130分,如果数学偏科考了60分,那不是白搭了吗?所以要充分利用这40多天,将拖后腿的偏科补上。
策略四:平衡四科成绩
各科成绩比较平衡发展才能取得好的高分,所以各科之间不要距太大。偏科是要补一科,而平衡是要四科整体向前。
现在要一小时讲究一小时的效率,一分钟讲究一分钟的效率,一定要充分利用剩下的40多天。
策略六:早晚“过电影”
策略七:文理交叉复习
文理复习的时候要交叉,比如语文完了,复习数学,再复习英语,理综。不要语文过了,接着复习英语,再复习。这样是不行的。
策略八:四个记错本
准备四个记错本,语数外和文/理综合各一本,平时做试卷和测验时的错题,你就记在这个本子上,到高考前一些日子,拿出来看一下。
要到高考了,没有那么多时间,一张一张试卷地复习,其实也没必要。正确的就不用了,拿出记错本,什么错了就看什么。
策略九:跟着老师走
上课的时候一定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放学回家,做老师布置的题目就行了,没有必要再自己增加很多题目,题是永远做不完的。
复习出来后,如7点—8点我复习数学,做了8道题,还有两道没有做出来,这时该复习英语了,你就放弃两道题,开始复习英语。不要拽住两道数学题不放手,整个晚上都搭进去了,而且整个复习也都打乱了。
第二天的复习,你将这两道题再做一做,如果还不会,就放弃掉不再做了。因为,高考试卷30%是容易题、50%是中等题,理论上你若能将这两部分都拿下了,总分就是600分,一定上重点线了。
关于学生:考试心态三部曲
考试的两天6月6日、7日,调节心态需要做到三部曲。
考试路上,问同学好
在从家到考场的路上,考生见了同学,不要紧张地将头低下去,像没看见一样。你要昂首挺胸、注视着同学,提高嗓门说:“你好!”同学这时,肯定会回一句:“你也好。”
这样,你好他好,大家都好,那考试还怕什么呢?你考试一定好。
进入考场,见了监考老师,你也高声叫:“老师好!”老师也会回一句:“你好。”
那你就有信心了,你在心里给自己打气:看,监考老师都说我好了,那我还能,一定行的。
找到位置,按“内关穴”
,找到你的位置后,你用右手大拇指按住左手手腕的“内关穴”,这样会缓解压力。同时将“我一定能成功”默念几遍,你一定会成功。
轮复习,建议你可以把从高一到现在做的一套高考题拿出来重新做一不浪费时间,你就时时刻刻告诉自己,我是电脑,我是电脑,然后就狂写题,狂看英语完型阅读遍,不需要再做其他的,每天花两个小时吧,数学很重要的,比较难比较拉分。轮复习三个月吧过一遍180个小时,第二轮两个月,第三轮一个月。
轮复习大约需要5-6个月的时间,每天需要2-3个小时,你自己算一下吧。
上学期都是一轮复习。数学是高考的重点,每天都要花课外的两小时做数学。注意总结方法!!!
《试题调研》
天星45套
天利38每节课上的45分钟是重要的学习时间。对于复读生而言,重要的就是找准自己的缺陷和优势,仔细分析自己的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虽然在高三的时候,已经将知识系统地上课学习过一遍,但是同学们还是应该认真听好每一节课,因为对于许多复读的学生来说,他经过一年的高考复习,对基础知识已经比较熟悉,上课的时候,要把重点放在弄懂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扎扎实实地将基础知识的要义记于心中,以数学而言,注意把重点放在解题的技巧方法与解题思路的分析上,这样才能在如今重视能力的高考试题命题动向中占据先机。 都不错
我不建议你买那种很厚 有讲有做的 没时间看的
我建议你多做试卷 就可以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 836084111@qq.com 邮箱删除。